4月15日,市教育局召开2025年兰州市中小学招生工作会,公布了2025年兰州市中考招生方案。今年我市中考政策总体保持稳定,进一步优化了外国语高中初中起点多语种班招生录取办法,在招生计划内多语种班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达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即可被多语种班高中录取证券市场杠杆,实现多语种学生初高中一体培养,充分满足多语种潜质学生的特色发展需求。
中考统考10科总分740分
今年中考考试科目分为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和全市统一考查科目。
统一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体育与健康,共10科。各科目满分分值为: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50分,地理、生物学各40分,体育与健康50分,总分满分740分。
中考实行网报+现场确认
2025年中考全市继续统一实行网上报名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城区、远郊各县区和兰州新区考生登录统一的报名网址进行网上报名和志愿填报。具体报名网址:“兰州市中考报名系统”。网报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学校确认报名资格。
展开剩余86%外地回兰考生和往届考生按规定时间直接到所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学校报名。在第一个志愿学校完成信息采集后,与其他考生一样,登录统一的报名网址进行网上报名和志愿填报。具体报名网址:“兰州市中考报名系统”(http://zkbm.lzetc.cn)。
普通高中设置7个批次18个志愿
2025年兰州市城区普通高中共设置了从提前批次到第六批次7个批次18个志愿,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了2个志愿,共计20个志愿。其中,提前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双优助学班、多语种班等特色班招生志愿,设2个志愿;第一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普通班招生志愿,设4个志愿;第二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国际班招生志愿,设1个志愿;第三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普通班和国际班空余计划的补充招生志愿,设2个志愿;第四批次为公办市级示范性高中和一般高中的招生志愿,设4个志愿;第五批次为民办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班的招生志愿,设3个志愿;第六批次为网上征集志愿,未被任何一个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兰州市中考报名系统”(http://zkbm.lzetc.cn),参加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含综合高中班)的志愿征集,征集志愿共进行两次;中等职业学校设2个志愿。
按批次顺序依次录取
城区普通高中录取时从提前批次到第六批次按批次顺序依次录取,已被前一批次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下一批次志愿学校的录取;同一批次内按志愿顺序录取,已被前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下一志愿学校的录取。若出现考生成绩并列,则同时被录取。
特色班实行计划单列。双优助学班和珍珠班录取不考虑加分照顾因素。公办普通高中国际班录取,成绩应达到招生学校所属类别学校最低控制线。多语种班录取单独划线,初中起点多语种班录取在招生计划内最低可录取至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高中起点多语种班录取最低线不得低于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
远郊县区和兰州新区参照城区录取程序和办法,制定各自普通高中录取程序和办法。
划三条最低控制线
今年,市教育局根据招生计划和考试成绩,分别确定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含兰州三十三中东城分校、兰州六十一中新区分校(面向城区招生计划)、兰州一中教育集团南校区(兰州五中)〕最低控制线、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城区民办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班)最低控制线,并指导各远郊县区和兰州新区划定各县区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
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班)招生录取时,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的等级评价结果作为录取的前置条件,在符合前置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照统一考试科目成绩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继续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对口分配政策
今年,我市继续实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对口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政策。享受对口分配指标的考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初中属划拨入学且三年在籍在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第一次从市外进入我市初中就读、满连续两年及以上初中学籍并实际在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第一次从市外进入我市初中就读、符合教育优待条件的满一年及以上初中学籍并实际在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二是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为2A3B及以上等级、且思想品德维度为A等。三是必须填报对口高中;四是必须参加当年中考,且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在报考学校统招分数线下50分以内;若对口初中未完成统配计划、且报考学校统招分数线下50分高于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则降分录取最低至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
部分高中自主招生不超过5%比例
根据《兰州市2025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管理办法》要求,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中招生学校可依据办学实际和特色,在计划内按照不超过5%的比例(兰州六中、兰州十四中、兰州五十三中、兰州六十中等市级示范性特色高中控制在30%以内),自主招收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考生和具有学科特长、有创新潜质的考生。
今年兰州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有三大新变化
小升初划拨方案5月29日公布
小学招生方案6月上旬公布
4月15日,市教育局公布了2025年兰州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今年我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的入学政策,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兰州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有了三个新变化。
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三个新变化
一是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2025年全市各县区小学招生全部纳入“甘肃省中小学入学管理系统”进行,推进公安、住建、教育等部门联动,实现报名、材料审核、录取“线上一网通办”。提升线下办理服务水平,推进“线下只进一门”办理。
二是推进多孩家庭子女“长幼随学”政策落实。督促指导各县区以自愿申请、公平公开、就近就便为原则,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县区“长幼随学”具体措施办法,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多孩家庭子女同校就读需求。
三是进一步优化外国语学校多语种班招生。增加西班牙语种招生;调整多语种班录取办法,在招生计划内多语种班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达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即可被多语种班高中录取,实现多语种学生初高中一体培养,充分满足多语种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
小学招生方案6月上旬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小学招生政策明确,凡年满六周岁(2019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来兰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必须依法注册入学。
初中阶段招生,凡2025年毕业的本市小学毕业生、在外地就读需回户籍地升学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及到本市升学的非本市户籍来兰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均免试升入本市初中学校。
各县区、各学校不得要求适龄儿童开具未入学证明。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预防接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就读义务教育学校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
今年各县区小学招生方案6月上旬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工作于8月完成。城市四区初中招生划拨方案5月29日统一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7月2日公布。
小学招生合理划片
公办小学招生继续坚持以单校划片为主要方式,坚持同一学校片区内一套房产六年只提供一个学位(同一户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情况除外)的政策,招生录取继续坚持“人房户一致”优先,对区域内适龄儿童按房户关系实行排序录取入学。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探索开展多校划片试点、电脑随机录取试点、集团化、一体化办学体内学校间调配入学试点等。
2025年各县区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全部纳入“甘肃省中小学入学管理系统”进行,家长可以在甘肃政务服务网或者甘快办app“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教育入学一件事页面办理,具体要求见各县区招生文件。
初中招生采取对口划拨入学
城市四区初中招生继续按照“免试入学、相对就近、对口划拨、兼顾户口”的原则,采取对口划拨方式入学。根据辖区内学校分布、交通状况、办学规模、各小学毕业生人数、家庭住址及户籍等因素,合理确定划拨方案,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则上对口直升,其他小学按户籍地址或居住地址划拨到对口初中。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生源较为密集的片区,各区可结合实际按照“人房户一致优先”原则实行排序划拨录取,对于空挂户籍和挂靠户籍等情况,实行统筹安排入学。
城市四区的小学毕业生不允许跨区流动入学。远郊县区可结合实际采取对口划拨或登记入学方式进行初中招生工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本期编辑丨金 露
本期审核丨王 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总 值 班丨李世昌证券市场杠杆
发布于:甘肃省